400-6400-575

新闻动态

我们倡导让客户感知产品的应用体验价值,而不仅是产品的功能

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

显示产业如何突破芯片短板

    2017-09-15 14:14:00

       “缺芯少屏”一直是制约中国走向显示强国的“隐痛”。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液晶和AMOLED面板生产线的建设,“少屏”问题已经大为缓解。可是中国企业在显示芯片的供给上依然不足。中国要想迈向显示强国,提高显示芯片的国产化率是当务之急。

        显示IC存“短板”

        近年来,中国大陆在液晶面板与AMOLED领域投入巨资,在建与投产的产能不断提升,已经成为平板显示领域的全球三强之一。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预测:“中国大陆液晶显示产业到2020年无可争辩将成为世界第一。”

        根据欧阳钟灿院士提供的数据,2013年中国大陆自产面板全球市场占有率为11.4%,电视面板自给率超35%,到2016年接近翻番,出货面积约5700万平方米,全球出货量市场占有率超30%,居全球第二位。从产业布局来看,目前我国已经有8条8.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实现量产,到2018年将布局12条G8.5/G8.6代生产线。不仅如此,我国还投资建设了G10.5/G11代液晶面板生产线,成为覆盖面积最广、生产线最多的平板显示产业生产大国。

        然而,与显示面板的突飞猛进不同,中国大陆在显示面板上游的显示IC领域却存在严重“短板”。

        中国面板厂这几年快速崛起,产能已经超越日本,可以比肩韩国,在技术质量上也迎头赶上,获得了优异的成就。但是中国大陆显示产业链投资侧重于面板厂,在集成电路的起步上,包含显示IC在内,相较于日、韩晚了10年至20年。目前,中国大陆在显示芯片的市占率不到5%。”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Benjamin Zhou指出。

        晶门科技副总裁及主流显示事业中心主管卢伟明也认为,中国大陆显示IC产业发展不足,除市场占有率低之外,产品也多数居于中低端。然而,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来临,与显示相关的芯片产业变得越来越重要。“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智能电视,用户体验是人机互动中最被强调的要点。这包括两个方面:一方面是对速度的感受,另一方面是来自操控的感受,良好的人机交互体验已经成为决定一款智能装备优劣的第一要素。”卢伟明说。

        新技术提供超车机会

        尽管存在不足,但是显示IC领域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也给中国企业带来发展机遇。“随着手机、平板电脑及液晶电视对于显示屏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,朝着更高分辨率、更大尺寸及更低功耗的方向发展,促使显示驱动IC也必须要有相应的发展。例如,长久以来,LCD驱动IC及触控IC都是独立的两颗芯片,然而面板技术由外挂、On-cell走到In-cell,这两颗IC整合为单颗集成触控功能面板驱动IC(TDDI),已是大势所趋。”卢伟明说。

        此外,卢伟明对于AMOLED、MircoLED以及全面屏显示等新的技术发展趋势非常看好。“AMOLED具有更加丰富的色彩表现,动态对比与可视角,而且未来的柔性AMOLED甚至可以做到可拆叠的程度,有望驱动新一波的换机潮。这对显示IC厂商来说,将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。”

        “Benjamin Zhou则介绍了“更具未来性(3~5年)的前瞻显示技术”,如Micro LED、电激发式QLED、全面屏下指纹识别与触控显示一体化技术的整合等。“相比AMOLED,Micro LED具有更好的发光效率、无烙印问题,以及更长的使用寿命,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。但是由于仍有诸多技术问题待克服,短期内比较有可能在智能手表上小量量产。要想在智能手机或TV上看到Micro LED量产,估计最快在2020年之后。”Benjamin Zhou说。

        “QLED又称量子点LED,其颜色纯度比AMOLED好,没有OLED的寿命与烙印问题。特别是电激发式量子点技术,能够用类似LED由电压或电流控制来体现出自发光的特性,达到更具效率的发光方式。该技术有望于2019年实现量产化。至于全面屏下指纹识别与触控显示一体化技术,目前指纹识别多以电容式为主。但是该技术目前无法做到全屏幕任意区域识别。因此,未来终极技术是使用玻璃TFT式的传感器,达到全屏指纹识别效果,同时搭配触控技术,实现触控与显示的一体化。”Benjamin Zhou表示。

        这些新的显示技术都需要显示IC的配合才能完成。如果中国显示IC厂商能够提前布局,切入上述领域,并非没有超车的机会。

        上下游企业应做好联动

        那么,中国企业如何才能实现超车呢?卢伟明重点强调了“上下游产业联动”的重要性。目前中国大陆在终端设备方面取得较快的发展,出现了一批有实力的品牌厂商,如智能手机领域的华为、小米、OPPO,液晶电视的TCL、创维等。

       “通过上下游的产业互动,将会有效带动本土显示IC在技术上的提高。因为品牌厂商面对客户,对于市场需求有着更加到位的掌握,他们可以提出需求,有利于显示IC厂商进行产品的定义与开发。通过这些具有差异化的产品,中国大陆本土厂商才有机会追赶国际大厂。”卢伟明表示。

        屏厂也希望与芯片公司联动。“同样的显示屏,用在不同品牌手机上,显示效果并不一样,这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的驱动芯片。在三星AMOLED的成熟过程中,芯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,中国AMOLED产业水平的提升,也应该和芯片企业互动,共同成长。”维信诺云谷第六代AMOLED项目负责人张德强向《中国电子报》记者表示。

        中国显示产业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培养一批本地的芯片队伍,这已经是行业共识。

        Benjamin Zhou则强调了人才与IP的重要性:“IC设计最重要的核心就是人才与IP。相对于境外厂商动辄数百人至千人在驱动IC上的人员规模与技术积累,国内IC厂商的规模远远无法相比,要加速迎头赶上,需要有力的、长期的政策扶持与推动补助措施,例如税负补助、人才招募的配套性激励措施、策略性绑定上下游推动国产化措施等,才能让优秀人才长期投入在国产品牌的建立上,在未来5年内建立完整的显示产业链。”

        Benjamin Zhou还建议:“建立专属机构,专注于下一代显示技术,如Micro LED,统合各面板厂形成策略联盟,加速开发,共享资源。如此方有机会让我国在下一代产业的萌芽初期就占据领头羊的角色。”
责编:小艳
来源:中国电子报

  • 400免费热线:4006400575
  • 直线:010-62613424、62613425、62613677
  • 传真:010-82887010
  • 邮箱:zy2002@yzled.com
  • 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三层

手机网站

微信公众号
版权所有 © 2017 北京振远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27019号-1